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汽车顶盖带天窗和非天窗切换生产的模具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08581.7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588961A      公开日:2021-04-02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厚新   周晓舟   李亮   肖海东   陈中春

摘要:一种汽车顶盖带天窗和非天窗切换生产的模具,涉及模具领域。汽车顶盖带天窗和非天窗切换生产的模具包括上模底板、设于上模底板下方的凸模、设于上模底板和凸模之间的压料板及可升降的活动凸模,活动凸模升降时分别位于非天窗顶盖加工工位和带天窗顶盖加工工位,还包括可沿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锁杆,活动凸模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活动凸模连接有用于驱动其升降的第一气缸;活动凸模升降时,锁杆被配置成沿直线方向移动插入或脱出一个限位孔,以将活动凸模锁止或解除锁止于非天窗顶盖加工工位或带天窗顶盖加工工位。该汽车顶盖带天窗和非天窗切换生产的模具具有切换调节行程大和抗冲击能力大的优点,能够适应长行程翻边的汽车顶盖生产。

一种潜伏式浇口的脱模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13000.9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536988A      公开日:2021-03-23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夏庆雷   王佳   张琴   吴阳春   徐海峰

摘要:一种潜伏式浇口的脱模装置,涉及模具装置领域。该潜伏式浇口的脱模装置包括具有潜伏式浇口和至少一个顶杆孔的冷流道及分别设于各个顶杆孔内的顶杆,顶杆的顶部具有延伸至冷流道表面的顶出部,顶出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本申请提供的潜伏式浇口的脱模装置通过取消脱模角并设置横截面为多边形的顶出部,一方面能够保证顶杆稳定的顶出冷流道内残余聚合物避免弹飞,另一方面能够降低顶出部与顶杆孔之间的结合力,以便于顶杆和冷流道的分离。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产线的转子插磁钢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08595.9      申请日:2020-11-20      公告号:CN112350536B      公告日:2021-11-0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越晗   郭俊   胡磊   罗建武   徐刚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扁线电机产线的转子插磁钢系统,包括磁钢转运机构、磁钢顶升机构和磁钢抓取机构;大、小磁钢通过磁钢转运机构运至抓取侧,通过磁钢顶升机构承接和顶升,并通过磁钢抓取机构夹持,运至转子叠片处安装,本发明一次可夹持安装多个磁钢,提高磁钢安装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且能自动判断安装是否正确,防止误安装或漏安装。

车辆节电方法及其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14611.5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373423A      公开日:2021-02-1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卢佳   赵宁   赵芳勋   王朝   李俊杰

摘要:本发明提供车辆节电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车辆发动机的启动工况和蓄电池的电量消耗工况;当检测到车辆发动机处于未启动状态、而蓄电池处于耗电状态时,获取蓄电池当前状态下的节电等级;当检测到蓄电池处于第一预设节电等级状态时,发送车辆电量不足信息;当检测到在预设信息接收时间范围内车辆电量不足信息未被接收时,控制车辆执行进入第二节电等级状态的节电操作指令。本发明提供车辆节电方法及其系统,在判断蓄电池是否进入第一预设节电等级状态时发送车辆电量不足信息,当车辆电量不足信息未被及时处理时,控制车辆进入第二节电等级状态,实现在任何工况下对蓄电池进行有效保护,最大程度地防止车辆蓄电池亏电的情况发生。

一种发动机半阶音的评价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08572.8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461357A      公开日:2021-03-0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曹玉煌   杨国芳   张建东   范富贵   邓远发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半阶音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发动机的辐射噪声进行测试,同时同步采集转速信号;2)根据发动机的进气侧、排气侧、前端和顶面四个测点的辐射噪声求得四点平均声压的时域数据;3)根据四点平均声压的时域数据及转速信号,计算每个转速的四点平均声压级;4)根据该四点平均声压的时域数据及转速信号,计算每个转速下的辐射噪声20阶以下的半阶音成分的声压级;5)分析辐射噪声20阶以下的半阶音成分,将其噪声能量进行叠加,获得半阶音总能量的声压级;6)计算四点平均声压的半阶音能量占比;7)根据半阶音能量占比大小,对发动机的声品质进行评价。本发明能定量评价发动机的半阶音声品质。

连杆螺栓安全校核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14621.9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446111A      公开日:2021-03-05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相旺   王雄   李欣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杆螺栓安全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发动机最高转速时的每个连杆螺栓的最大惯性力和最大轴瓦弹出力;根据连杆螺栓的所述最大惯性力和所述最大轴瓦弹出力,获取连杆螺栓的螺栓参数信息;根据连杆螺栓的所述螺栓参数信息,获取连杆螺栓联接安全系数、连杆螺栓接触面接触压力安全系数及连杆螺栓疲劳安全系数;根据所述目标螺栓参数信息,获取连杆螺栓的初始拧紧力矩和连杆螺栓拧紧至屈服阶段的扭转角;可为螺栓装配的实际拧紧工艺提供准确参考,避免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易出现螺栓松脱甚至断裂的情况,保证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活塞组件安全可靠运行。

一种基于V2V的自动驾驶优化系统及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06800.8      申请日:2020-11-20      公告号:CN112498351B      公告日:2021-11-23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沈骏   刘帅   杨祖煌   李瑞翩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V的自动驾驶优化系统及方法,属于智能驾驶领域,车辆在伴行情况下,车辆进行V2V数据交换,通过自身所在车道线信息、本车道前方车辆车牌号构建出伴行车辆在周边的分布地图;持续N秒接收周边各车辆一一对应的横向,纵向加速度及偏转角速度,在伴行直行状态下,本车根据本车道前车纵向加速度以及相邻车道前车横向加速度调整跟车制动时间点和减速度,使得跟随前车更舒适;在伴行需变道情况下,本车通过相邻车道后车纵向加速度习惯,调整变道触发条件,使得本车变道更安全;在不受网络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伴行车辆,匹配不同风格的自动驾驶,实时自动驾驶策略个性化更新。

一种汽车电源系统稳定裕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08039.1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号:CN112531685A      公开日:2021-03-1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成君   黄浩   唐佳惠   黄志煜   欧阳敏

摘要:本发明一种汽车电源稳定裕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源系统稳定时,车载设备中恒功率负载的功率的极限值;判断所述恒功率负载的功率是否小于所述极限值;当所述恒功率负载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极限值时,则优化所述电源系统的参数以调整所述极限值,使得所述恒功率负载的功率小于所述极限值。本发明可以避免因恒功率负载的使用与切换导致系统震荡。

液压制动系统及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11178.X      申请日:2020-11-20      公告号:CN112406838B      公告日:2021-08-31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小刚   王玉坤   丁昶权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制动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制动领域,系统包括:储油罐;解耦式踏板装置,与储油罐连接,采集踏板制动信息;制动装置,与储油罐连接,采集制动油路油压及对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器,与解耦式踏板装置和制动装置连接,接收踏板制动信息和制动油路油压,获取车辆车速,生成常规制动指令;采集到故障信息则生成非常规制动指令;常规制动动力装置,与制动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接收常规制动指令控制制动装置进行常规制动;非常规制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和控制器连接,接收非常规制动指令控制制动装置进行非常规制动。本发明在电子制动系统失效,失去了踏板助力的情况下,通过非常规制动装置辅助驾驶员紧急制动,避免制动力突然增大。

自适应式避免反光炫目的汽车中控屏调节装置和调节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09114.6      申请日:2020-11-20      公告号:CN112406730B      公告日:2022-04-29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冬冬   韩杨   秦信武   万焱   杨学渊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