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制动系统排气检查系统及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87393.8      申请日:2020-12-01      公告号:CN112477838B      公告日:2022-05-17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朋   周波   彭刚   郑艳丹   牛思杰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系统排气检查系统及方法,包括制动管路油压传感器、制动踏板行程测量设备、信号采集设备;信号采集设备分别与制动管路油压传感器和制动踏板行程测量设备连接;制动踏板行程测量设备用于在制动踏板踩踏过程中监测制动踏板位移,信号采集设备能实时采集制动油压信号及制动踏板位移值,并将踏板行程与油压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实现快速自动检测制动系统空气是否排干净,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效率。

点燃压燃汽油机用活塞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88939.1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号:CN112502848A      公开日:2021-03-1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王文建   桂强   蔡文新   史来锋   王静秋

摘要:本发明涉及点燃压燃汽油机用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其特征是活塞本体的顶面中心设置有凹坑、第一和第二进气避让坑、第一和第二排气避让坑,凹坑包括侧壁和坑底,坑底对准喷油器油束喷射方向,第一和第二进气避让坑、第一和第二排气避让坑沿凹坑的周向依次布置,第一进气避让坑与第二进气避让坑之间和第一排气避让坑与第二排气避让坑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顶面,第一进气避让坑与第二排气避让坑之间和第一排气避让坑与第二进气避让坑之间分别形成第二顶面,第二顶面的水平高度不低于第一顶面的水平高度。采用本发明,凹坑内形成浓混合气且易于点燃产生火核,进而,火核被快速引导至凹坑外区域使稀薄混合气压燃,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

一种电动车制热系统及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87620.7      申请日:2020-12-01      公告号:CN112428783A      公告日:2021-03-02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瞿爱敬   施睿   张中亚   王伟民   汪毛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制热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动车制热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换热子系统和控制器;换热子系统包括热泵冷媒循环单元、舱内水循环单元以及电机水循环单元,所述热泵冷媒循环单元通过室外换热器与电机水循环换热器分别与外界环境和电机水循环单元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泵冷媒循环单元与舱内水循环单元通过冷凝器热交换;控制器被配置为:若热泵冷媒循环单元通过室外换热器的制热功率不小于乘员舱的冷负荷,控制热泵冷媒循环单元通过室外换热器制热;若热泵冷媒循环单元通过室外换热器的制热功率小于乘员舱的冷负荷时,控制热泵冷媒循环单元通过电机水循环换热器制热。本发明能提高热泵制热的工作温度范围,使其在低温下仍能使用。

基于Python的纯电动汽车扭矩分配系数分析方法及系统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87653.1      申请日:2020-12-01      公告号:CN112477627B      公告日:2022-06-17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白志浩   赵征澜   佘建强   张丽   徐飞

摘要:

一种电动车低压蓄电池自动充电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70068.0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号:CN112550070A      公开日:2021-03-2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杜江涛   黄浩   陈宣宣   余彬   王曼曼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车低压蓄电池自动充电方法,不通过蓄电池传感器而是通过车辆下电存放天数开环定性判定开始充电条件,不通过蓄电池传感器而是通过蓄电池充电时DCDC输出电流和充电时间开环定性判断停止充电条件,蓄电池充电管理程序放在云端,可以方便的进行设置参数、补充参数的调整,本发明不使用蓄电池传感器实现蓄电池自动充电功能,不局限于硬件,降低了车辆成本。

一种IGBT模块的结温预测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70089.2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号:CN112560382A      公开日:2021-03-2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朱相军   张进   黄进   罗建武   饶健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IGBT模块的结温预测方法,将热敏电阻埋入IGBT模块晶圆,并在各工况下进行不同电压、电流、开关频率的测试,热模型函数建立,通过热敏电阻实测温度和拟合出的温差与工况关系反推出水温,在通过水温与计算出的结温和水温的温差预测出IGBT当前工况下的结温,本发明对IGBT模块进行高灵敏度的结温预测,以充分发挥电机控制器的性能,并减少电机控制器的热失效。提升新能源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

一种高效高精度白车身静刚度测量系统及测试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2011370160.7      申请日:2020-11-30      公告号:CN112414652B      公告日:2021-09-07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薛海鹏   刘强   刘雨路   曾泽江   苏振兴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高精度白车身静刚度测量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前悬约束支撑装置、后悬约束支撑装置、预支撑装置和伺服加载系统,前悬约束支撑装置的XY向位置可调,上前悬支撑装置的高度和左右位置可调,T型台可绕Z轴转动,后悬约束支撑装置的XY向位置可调,且高度可调,预支撑装置在试验中分别架在白车身左右门槛梁下方,其高度可调,伺服加载系统用于对白车身进行弯曲加载或扭转加载。本发明可以便于白车身吊装后与试验台的对中以及将白车身姿态调整至与地面水平,能够有效避免安装过程中产生内应力,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轻负荷乙二醇型冷却液用全有机型添加剂配方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80043.9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号:CN112501619A      公开日:2021-03-1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邱萍   沈鹏   陈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负荷乙二醇型冷却液用全有机型添加剂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剂280~670份,铜特效缓蚀剂50~100份,铝特效缓蚀剂20~60份,pH调节剂100~170份,消泡剂2~10份,抗菌剂6~10份;其中:缓冲剂为至少两种有机酸及其碱金属盐的混合物,有机酸为一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铝特效缓蚀剂为有机胺碱类化合物;抗菌剂为苯甲酸钠;消泡剂为S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化合物。配方协同作用显著,配置乙二醇型冷却液时对轻负荷发动机冷却系统有突出的防腐蚀效果,能长效防止铝泵气穴腐蚀,铸铝机件点蚀,且储备碱度高,在较宽pH波动范围内保持体系稳定,添加剂不易析出,水泵密封耐久可靠。

一种利用车辆机舱盖散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系统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69831.8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号:CN112502824A      公开日:2021-03-1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万鑫   殷生岱   王乐   陈志勇   杨丽娜

摘要:一种利用车辆机舱盖散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系统,涉及发动机散热装置领域。该利用车辆机舱盖散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系统包括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机舱盖和中冷器、分别与中冷器连接的中冷器出气管总成和中冷器进气管总成及分别与发动机连接的节气门进气管总成和增压器出气管总成;机舱盖的表面形成中冷器的散热面;机舱盖转动开闭机舱时使中冷器出气管总成与节气门进气管总成连通或分离,并使中冷器进气管总成与增压器出气管总成连通或分离。本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车辆机舱盖散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系统降低了中冷器的管路布设长度和管路阻力,提高了中冷器的换热面积和散热效果。

一种防止节气门结冰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 ]审中

申请号:CN202011377720.1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号:CN112502870A      公开日:2021-03-16

申请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柯雪峰   曹玉煌   王毅   尹磊   陈金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节气门结冰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控单元、点火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和抽气装置,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进气歧管内,节气门阀板的一侧设有歧管出气口,抽气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歧管出气口连通,抽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节气门的进气端连通;电控单元分别与点火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和抽气装置连接。有效的解决节气门结冰卡滞问题,实施起来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可大规模推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