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汽车供应链寻源协同平台

按区域查找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0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120204.1      申请日:2019-02-18      公告号:CN109774418B      公告日:2020-09-29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康宁   高彩辰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车外换热器(11),车室内换热器(19),以及将所述压缩机(1)、车外换热器(11)和车室内换热器(19)连接的制冷剂管路;发动机水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5)、以及与所述发动机(15)相连的第一水路(101),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水管路(103),所述第一水路(101)能够与所述用水管路(103)进行换热;所述制冷剂管路上还设置有热水器内换热器(10)、所述热水器内换热器(10)也能够与所述用水管路(103)之间进行换热。通过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剩余发动机余热,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提高了热水制取量,提高用户舒适度。

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920156710.1      申请日:2019-01-29      公告号:CN209655487U      公告日:2019-11-19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挺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器,热泵系统包括:制冷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制冷管路上的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且在所述压缩机(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之间的制冷管路(100)上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4),所述热交换装置中的换热介质能够在所述热交换装置中与所述制冷管路(100)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且所述热交换装置中的换热介质还能够被太阳能加热。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辅助CO2跨临界汽车热泵系统,提高了系统夏季制冷效率EER及冬季制热效率COP,从而减少能耗,提高续航能力;可以降低CO2跨临界汽车热泵系统的高压压力,提高了安全保障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客车空调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069987.5      申请日:2019-01-24      公告号:CN109823137B      公告日:2021-06-15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谭锋   沈军   罗宏斌   李辉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式客车空调,包括:框架结构(1),所述框架结构(1)内置在客车尾箱内;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上层结构(2)和下层结构(3);所述上层结构(2)设有朝向车厢内的出风口和回风口(6),所述出风口用于向车厢内送风,所述回风口(6)用于吸入车厢内空气;所述下层结构(3)设有朝向车体外的散热口(7)。本发明提供的客车空调,采用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凑,有效地减低客车空调重量和整车高度,有利于客车整车造型开发。空调内置在客车尾箱内,不遮挡客车后窗,不影响客车车厢的采光,内置式设计还可以减低杂物进入的机率,减少故障率。

空气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058168.0      申请日:2019-01-22      公告号:CN109733144B      公告日:2020-10-23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邱东   魏恒   潘高强   刘壬生   程海松   宋爱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汽车,汽车的车桥通过空气悬架系统与车架连接,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空气弹簧和第二空气弹簧,第一空气弹簧和第二空气弹簧均连接在车架和车桥之间,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高度固定装置,高度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车桥连接,高度固定装置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空气弹簧的伸缩方向,高度固定装置可沿第一空气弹簧的伸缩方向伸缩。空气悬架系统可实现高度和刚度解耦调节。

一种车用空调及车辆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910005734.1      申请日:2019-01-03      公告号:CN109664719B      公告日:2020-07-24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黄章龙   曾繁智   张凯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及车辆,涉及制冷设备领域。车用空调包括:总装槽、压缩机总成模块、换热器总成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总成模块,所述总装槽嵌设于所述车辆的顶面上,且总装槽的上边缘与车辆的顶面平齐,所述压缩机总成模块、所述换热器总成模块以及所述控制电路总成模块设置于所述总装槽内部。压缩机总成模块和换热器总成模块通过管道连接,同时,压缩机总成模块和控制电路总成模块电连接。总装槽嵌设于车辆的顶面上,同时压缩机总成模块、换热器总成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总成模块均设置于总装槽内。如此,使车用空调整体嵌设在车辆的顶面内,不会凸出来。从而避免了被刮蹭,提高了车用空调的安全性。

一种客车空调的温度控制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584170.3      申请日:2018-12-24      公告号:CN109774408B      公告日:2023-03-10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韩鹏林   柳高   陈鹏熙   罗宏斌

摘要:

客车空调末端、客车空调系统及控温方法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582800.3      申请日:2018-12-24      公告号:CN109624652B      公告日:2020-07-28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梁尤轩   谭锋   赵桓   沈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空调末端,包括: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内的表冷器(1);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内的风机(2),用于驱使空气流经所述表冷器(1);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上的上风口(3)、下风口(4);制冷模式下,车厢内空气在所述风机(2)驱使下,由所述下风口(4)进入,流经所述表冷器(1)后,从所述上风口(3)输出;制热模式下,车厢内空气在所述风机(2)驱使下,由所述上风口(3)进入,流经所述表冷器(1)后,从所述下风口(4)输出。本发明的客车空调末端,表冷器及风机设置在车厢侧壁内,节省车内空间。根据制冷或制热模式的不同,通过控制风机双向旋转实现双向出风,提高制冷、制热的舒适性、健康性。

一种汽车底架及其制造方法、汽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586139.3      申请日:2018-12-24      公告号:CN109606470B      公告日:2020-04-21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昌磊   杨阳   荆振洋   李亚慧   斯洋   陈廷宇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底架及其制造方法、汽车,汽车底架包括上蒙皮、下蒙皮和筋梁,筋梁设置在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上蒙皮由多块第一板体拼接而成,相邻的两块第一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搭接板,第一搭接板与第一板体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板体与筋梁之间通过铆接固定;下蒙皮由多块第二板体拼接而成,相邻的两块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搭接板,第二搭接板与第二板体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板体与筋梁之间通过铆接固定;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筋梁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本发明的汽车底架通过将上蒙皮和下蒙皮分解成多个板体进行拼接,并在上蒙皮、下蒙皮与筋梁之间通过铆接固定,简化了汽车底架的制造工艺,提高了制造速度。

一种空调器及具有其的汽车 [实用新型 ]有效

申请号:CN201822181965.1      申请日:2018-12-24      公告号:CN209955689U      公告日:2020-01-17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邹建煌   张有林   沈军   曹雷   曹锋   刘中杰   黄美玲   和浩浩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器包括室内部分、室外部分、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风叶置于所述室内部分内,所述第二风叶置于所述室外部分内;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第一扭矩输出端和第二扭矩输出端,所述第一扭矩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风叶相连接,所述第二扭矩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风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共用一个驱动装置,减少驱动装置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空调生产成本和功耗;而且使得空调器整体体积缩小,进而减小空调所需安装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车用出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大巴车 [发明 ]有效

申请号:CN201811572978.X      申请日:2018-12-21      公告号:CN109649118B      公告日:2024-01-30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磊   戴彪

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岳鹏

dyp@sae-china.org

86 130 8071 6230